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主办,专门介绍国内外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最新动态,科研成果和有关信息的公开性的学术性刊物。1995年创刊以来,为中国的艾滋病性病预防工作者,管理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成为本领域内唯一的不可缺少的刊物,深受广大读者欢迎,读者群遍及全国各个领域的部门,编委会为全国本领域内的知名专家组成。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66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818/R
邮发代号: 82-91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 国际刊号:1672-5662
- 国内刊号:11-4818/R
- 出版周期:月刊
-
HIV感染及治疗过程中代谢紊乱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及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形体改变(如皮下脂肪萎缩或脂肪积聚)、血脂和血糖代谢异常及乳酸酸中毒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能影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该文综述了HIV感染及治疗过程中常见代谢紊乱的诊断及其防治的近进展.......
作者:马建新;卢洪洲 刊期: 2007- 05
-
新的HIV预防技术——杀微生物剂
杀微生物剂作为一项可能的艾滋病病毒(HIV)预防技术,是目前国际上艾滋病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通过应用于阴道和直肠能够预防HIV经性传播,具有使用便利、女性能够自己控制等优点.目前有多个产品处于临床研发阶段,预计2007年将有产品完成临床试验,并将投放市场,为艾滋病防治增添新的有力的预防工具.该文从杀微生物剂的定义、公共卫生意义、当前研究进展和前景展望等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为我国开展针对杀微生物剂的......
作者:曾刚;汤后林;吕繁;刘康迈 刊期: 2007- 05
-
影响AIDS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研究
为了了解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及其自然史,评价艾滋病(AIDS)患者的预后,需要对影响AIDS患者生存时间的因素进行研究.研究一般采用生存分析的方法,通过拟合生存分析模型,筛选影响生存时间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AIDS患者的生存时间受许多因素影响,包括抗病毒治疗水平、诊断时间、传播途径、AIDS定义诊断的疾病、个体因素(如年龄、性别、民族等)以及实验室指标等,其中,以抗病毒治疗水平的提高对AID......
作者:栾承;刘民 刊期: 2007- 05
-
艾滋病研究新进展——第四届HIV发病机制/治疗/预防国际学术研讨会
2007年7月22-25日,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第四届HIV发病机制/治疗/预防国际学术研讨会,报告了基础研究、临床治疗与关爱、生物医学预防等方面的新进展.新的药物靶点、治疗药物,新的耐药机制、抗HIV感染的细胞内免疫、HIV传播过程中生物杀菌剂和黏膜免疫的作用,以及免疫病理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进展.社会学与生物医学干预相互依赖,有效的干预措施需要将社会科学元素结合到生物医学干预试验中,需要社区早期有效......
作者:张晓燕 刊期: 2007- 05
-
蛋白质组学在艾滋病研究中的应用
随着艾滋病疫情的逐步蔓延,如何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对改善艾滋病患者愈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蛋白质组学从研究生命的真正体现者蛋白质入手,在艾滋病的研究中显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了艾滋病蛋白质组研究中所用的样品、技术手段、研究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作者:张丽军;卢洪洲;刘立文 刊期: 2007- 05
-
中国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回顾
该文将中国自2000年至今针对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进行的知识、态度、习惯、行为(KABP)方面的调查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所有的调查涉及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内容皆不同,所调查的人群对艾滋病存在很多的误解,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与安全行为存在矛盾.今后在MSM人群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宣传教育,制定有针对性的、统一的宣传教育内容、标准的调查问卷,以方便对调查结果的综合利用,而且在人群知识知晓率不足的情况下......
作者:邢建民;张孔来 刊期: 2007- 05
-
HIV-1耐药性表型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耐药性产生机制及检测方法,是HIV/艾滋病(AIDS)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HIV耐药性检测是指导抗HIV临床管理和治疗失败后选择新治疗方案的主要技术手段.目前国际上发展较为成熟并且应用于临床的有基因型和表型耐药检测两种实验方法.该文主要就HIV耐药性的表型测定法的相关进展以及耐药性检测中的新理念作一综述.......
作者:李新平;邢辉;邵一鸣 刊期: 2007- 05
-
HIV/AIDS围手术期的管理
如何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围手术期的管理水平,杜绝医院拒收、医生拒手术和消除围手术期发生职业暴露,是贯彻落实中的难题.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自1995年收治首例HIV/AIDS患者至今共收治近1200例,1997年因合并症而首次施行手术治疗,至2006年12月共施行86例.现将本院在围手术期间的管理、隔离消毒、职业暴露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施加政;李明武;王忠平;沈欣;罗楠英 刊期: 2007- 05
动态资讯
- 1 518名卖淫妇女STD感染状况调查分析
- 2 第四轮中国全球基金/中英艾滋病项目部分项目县(区)吸毒人群艾滋病行为学监测结果分析
- 3 HIV/AIDS合并结核病的流行和诊疗特点
- 4 阳泉市煤矿工人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 5 美国巴西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现状和启示
- 6 顽固性尖锐湿疣与包皮过长的关系
- 7 中药扶正逐毒丸治疗7例艾滋病病人疗效观察
- 8 在中国新登记的结核病病人中开展HIV筛查策略的论证
- 9 非性犯罪被收教人员STI监测分析
- 10 中国当前艾滋病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 11 HIV-1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
- 12 艾滋病群体内在歧视与外在歧视的比较研究
- 13 艾宁颗粒联合HAART治疗100例HIV/AIDS病人的临床观察
- 14 2014年第2季度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及主要防治工作进展
- 15 梅毒的眼部表现
- 16 基层艾滋病防治工作常态化思考
- 17 重庆市城区农民工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性病知识及性行为的定性研究
- 18 泉州地区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HBV HCV HIV和梅毒感染情况分析
- 19 2016年第3季度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
- 20 生殖支原体在不同场所暗娼人群中的流行及相关因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