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主办,专门介绍国内外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最新动态,科研成果和有关信息的公开性的学术性刊物。1995年创刊以来,为中国的艾滋病性病预防工作者,管理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成为本领域内唯一的不可缺少的刊物,深受广大读者欢迎,读者群遍及全国各个领域的部门,编委会为全国本领域内的知名专家组成。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66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818/R

邮发代号: 82-91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 国际刊号:1672-5662
  • 国内刊号:11-481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2006年第2期文章
  • HIV-1基因分型及其在追踪病毒传播研究中的应用

    在引起人类疾病的病原体中,艾滋病病毒(HIV)显示了高度的遗传变异性.HIV酶蛋白合成的变异性使其在逃避机体免疫监测和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同时,能保持其功能不变.HIV的高度变异性给疫苗研制带来了困难,然而HIV的高度变异性也为研究人群中病毒的传播和进化提供了有利条件.结合流行病学的针对HI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在分析HIV病毒的传播以及其流行模式和线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凌华;汪宁 刊期: 2006- 02

  •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与肝脏转氨酶异常

    抗逆转录病毒(antiretrovirus,ARV)药物的潜在肝脏毒性,使得脏脏成为治疗艾滋病(AIDS)病人时要考虑的重要器官之一.当今肝病成为AIDS病人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有类别的ARV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肝脏毒性,混合HBV/HCV感染增加HAART的肝脏毒性风险,解释和处理肝脏转氨酶水平升高是复杂的.给病人抗病毒治疗时须要考虑具体的药物和药物组合方案,也要考虑病人是否合并肝病,确保......

    作者:徐庆年;张福杰 刊期: 2006- 02

  • HIV实验室检测概况

    目前,HIV血清学诊断仍然是艾滋病早期诊断的主要依据[1],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HIV检测技术也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从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应用于HIV的检测,到荧光实时定量PCR的应用,再到生物芯片的应用,每一步变化都给人们带来惊喜,都使人们对未来检测HIV的前景充满信心.现就近年来HIV检测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岑柳仙 刊期: 2006- 02

  • 中药疣毒清口服治愈3例巨大型尖锐湿疣

    巨大型尖锐湿疣又称Buschke-Lowenstein巨型尖锐湿疣,是一种发生于生殖器部位的尖锐湿疣,由许多生长迅速的尖锐湿疣聚合而成,因为经常发现有鳞癌合并发生,有人认为这实质上是一种疣状癌.由于它体型巨大,现有的各种局部处理方法,包括激光、冷冻、药物腐蚀等均无法将其去除,手术切除复发率极高,还由于其发生部位的特殊,如龟头、肛门、阴道,手术将损毁其性器官及肛门括约肌而导致术后的性功能障碍或大便失......

    作者:蔡有龄 刊期: 2006- 02

  • 忻州市忻府区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实施行为干预的体会

    近年来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娱乐场所的增加,忻府区以奇村、顿村两大温泉旅游渡假村为主的从事女性服务的人员也逐年增加,旅游高峰时达500人左右,艾滋病病毒(HIV)潜在感染危险性非常大.忻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的防治工作,专门成立了以分管区长为组长,19个相关部门为成员的艾滋病防治领导小组,在忻府区疾控中心建立了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加强了艾滋病疫情监测工作.2003年11月被国家卫生部确定为全国艾......

    作者:赵静 刊期: 2006- 02

  • 对我国中西医(药)结合开展艾滋病治疗研究工作的几点看法与建议

    艾滋病药物治疗问题,一直备受我国医学界和部分药业界人士高度重视.10多年来通过我国中医(药)界积极的探索,对艾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有了一定的认识,并组成了治疗艾滋病的一些基本方药.目前中医对艾滋病患者的治疗主要目标是提高免疫功能,控制机会性感染,改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作者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和对部分情况的了解,对此领域某些问题谈些肤浅看法和建议,目的是交流与沟通,不求共识,愿为今后开展艾滋病中......

    作者:李彩风;赵文立;徐人庆 刊期: 200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