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主办,专门介绍国内外艾滋病性病预防与控制最新动态,科研成果和有关信息的公开性的学术性刊物。1995年创刊以来,为中国的艾滋病性病预防工作者,管理者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成为本领域内唯一的不可缺少的刊物,深受广大读者欢迎,读者群遍及全国各个领域的部门,编委会为全国本领域内的知名专家组成。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出版部门: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2-566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4818/R

邮发代号: 82-912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6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
  • 国际刊号:1672-5662
  • 国内刊号:11-4818/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2002年第5期文章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1999~2001年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疫情漏报调查

    艾滋病病毒(HIV)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感染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为了更好地开展艾滋病(AIDS)防治监测工作,掌握医院HIV感染情况,提高疫情报告质量,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近3年HIV疫情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周梅;杨忠礼;李瑞新;张伟;王冬丽 刊期: 2002- 05

  • 聊城市首例艾滋病病例报告

    2001年底,聊城市人民医院有一门诊病人反复不规则高热(39℃~41℃)近3个月;伴轻度腹泻,体重减轻15kg;近日有淋巴结肿大、咳嗽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作者:蔡新;刘庆华 刊期: 2002- 05

  • 在我国实施自愿性艾滋病病毒咨询和检测的重要性

    当20世纪80年代发现艾滋病(STD)后,用于控制性传播疾病(STD)的传统方法包括筛查、检测、临床咨询、转诊以及性伴侣追踪等被应用到AIDS控制工作中.......

    作者:郑利萍 刊期: 2002- 05

  • 建立农村医疗保险使艾滋病关怀工作可持续发展

    目的在艾滋病关怀项目地区建立可行的医疗保障制度,解决艾滋病病人机会性感染治疗的费用问题,使艾滋病关怀支持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方法分析现行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难以运行的原因,提出新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并分析其可行性.结果在艾滋病关怀项目实施地区,过去曾有的合作医疗经过几起几落在很多农村县已经很难重建或发展.农民实际上完全处在无任何医疗保障状况之中.建立农村储蓄式医疗保险,是让全体农民通过医疗储蓄加入保险,......

    作者:阎正民;张平;翟朝阳 刊期: 2002- 05

  • 中国当前艾滋病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目的分析中国当前艾滋病健康教育开展现状,为决策部门制定宣传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对1997~2001年在国内期刊上公开发表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文献作了分析.结果从教育主体、受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三方面总结了当前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结论加强工作绩效的管理与评价可以更有利于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作者:张群;王艳 刊期: 2002- 05

  • 健康促进理论及在艾滋病防制中的实践

    艾滋病(AIDS)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性疾病.当前,行之有效并且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开展健康促进活动,以期改变人们与艾滋病毒(HIV)感染有关的高危行为,从而控制传播.......

    作者:余冬保;孙江平 刊期: 2002- 05

  • 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进展

    2002年第9届逆转录病毒和机会性感染会议于2月24~28日在美国西雅图举行,会议在抗艾滋病病毒(HIV)/艾滋病(AIDS)治疗方面提供了新的信息,相关的研究涉及到以下各方面:新药治疗的对象,包括从未经过治疗的新病人以及用过抗病毒治疗的患者;病毒对药物发生耐药性的机制,药物耐药性检测的临床研究和治疗药物的随访措施;治疗方针和途径的探讨,包括何时开始治疗,有计划的间歇治疗和治疗的免疫反应.......

    作者:曹韵贞;梅珊;李莉;阴宁;李关汉;魏非力;王福生 刊期: 2002- 05

  • 性传播疾病与艾滋病病毒传播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尽管影响艾滋病病毒(HIV)经异性传播的因素很多,例如性伴侣更换率、多性伴侣并存关系、肛交、男性与妓女的接触等行为学因素.但是在过去的10年中,积累了大量的证据说明一些性传播疾病(STDs)加强了艾滋病病毒1型(HIV-1)的传播.......

    作者:杨晓英 刊期: 2002- 05

  • 携带者的艾滋病病毒核糖核酸通常由中和的免疫复合物组成

    ......

    作者:孔朝霞 刊期: 2002- 05

  • 泰国控制艾滋病经验给我们的启示

    自1981年发现全球首例艾滋病毒(HIV)引起的艾滋病(AIDS)以来,已历时20多年.目前,全世界有HIV/AIDS近3400万人,其中95%在发展中国家.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过去50年取得的卫生成就,包括儿童生存率和平均期望寿命的增加都被HIV/AIDS的增加抵消了[1].......

    作者:闪雷华 刊期: 2002- 05